馳援鄂抗疫情工作實記——十五的月亮十六圓
——市中西醫(yī)結合醫(yī)院第二批馳援鄂抗疫情醫(yī)療隊工作實記
正月十五元宵節(jié),,滁州市中西醫(yī)結合醫(yī)院第二批馳援鄂抗疫情醫(yī)療隊隊員,首次進入武漢客廳方艙醫(yī)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,。
當天,,隊員朱大杰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,。這份禮物的創(chuàng)作者是她10歲的小侄子朱同基。畫里不僅僅飽含了對姑姑深深的思念和對她平安歸來的期盼,,更是從孩童的視角看待此次疫情,,充分表達了祖國的花朵兒對戰(zhàn)勝疫情的決心。
2月9日凌晨四點零八分,,隊員朱大杰給醫(yī)院發(fā)了一條消息,,她說小侄子送的畫是她二十多年里收到的最棒的禮物。并拍了張照片,,是坐班車的途中捕捉到的滿月,。她希望下次是以游客的身份來武漢,仔細看看這座美好的城市,。
同樣,,是凌晨四點零八分。隊員陳月婷的朋友圈終于多了一條動態(tài)“現(xiàn)在是凌晨四點多,,本是兩點下班,,但為了避免交叉感染,我和朱大杰自覺排隊,,小心翼翼的脫去每一層 ‘保護膜’”,。圖片上,是被“保護膜”包裹到紅腫的雙手和略帶疲憊卻不忘微笑的天使面龐,。
能想象到,,在病區(qū)內,,穿著這樣重重隔離、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連續(xù)工作6個小時,,必然被悶得大汗淋漓,。除了悶著汗,穿防護服還會給視力,、聽力,、行動等造成諸多不便,即使是站著不動,,時間久一點,,感官上都會覺得患了幽閉癥。但多了層“保護膜”,,卻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心,,它只會隔離病毒,不會隔離愛,,不會隔離一個國家的勇氣與信心!
陳月婷告訴筆者,,她在前往班車的路上,抬頭看見正月十六的月亮,,真圓真亮!她在想,,家里的月亮也是這樣的嗎?
疫情當前,無人言退,,有一份熱,,發(fā)一份光,光束相聚,,照亮戰(zhàn)勝疫情的前路,,溫暖相聚,凝聚眾志成城的力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