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溫黨史稅史 傳承紅色精神
在中國共產(chǎn)黨成立100 周年之際,,為響應黨中央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決定,,引導廣大稅務干部厚植愛黨,、愛國,、愛社會主義的情感,,讓紅色基因,、革命薪火代代傳承,,3月30日,,全椒縣稅務局開展了“重溫黨史稅史 傳承紅色精神”座談會,。會議邀請“光榮在黨50年”的退休干部秦圣濤、段義前,,和他們一起回憶那段艱難的稅收歲月,,聽他們講述老一輩的革命故事。
八十一歲的老黨員秦圣濤同志,曾擔任鄉(xiāng)村教師,、先后在鄉(xiāng)鎮(zhèn)稅務所,、稅政股、縣城分局和辦公室等多個部門工作,,經(jīng)歷過財稅分家,、分稅制改革。他親身見證了舊社會,、新中國兩重天的變遷對比,,見證了改革開放的巨變,見證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建黨100周年,,目睹了稅收從分分厘厘的“口袋稅”到計算機管稅,、控稅。入黨50余年,,始終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,,干一行愛一行,勤墾奉獻兌現(xiàn)自己當初對黨的承諾,。秦圣濤回顧了五十多前入黨時的情形,,當時他所在的稅務所是全縣最偏僻的,僅有一間臨時租的民房作為日常辦公場所,,就在那間屋子里滿懷對黨的敬仰宣誓入黨,。直到1968年,靠自己鋸木頭,、拉瓦片,,找農(nóng)民幫忙打土墻,在一塊菜地上建起了稅務所,,一待就是13年,。秦老以如何克服困難保持樂觀向上的工作激情、對如何看待個人得失等內(nèi)容給大家上了一堂深刻的黨課,。
1960年,,年僅18歲的段義前同志參軍入伍,有著61年黨齡的他,,無論在部隊還是在單位,,兢兢業(yè)業(yè),盡職盡責,。20世紀70年代,,全椒縣稅源零星分散,收的是走街串巷的“功夫稅”,。段老回憶道,每天天沒亮帶著個算盤就到集市,,風雨無阻,。那時候,一頭豬繳2塊多的屠宰稅,,對于屠商是筆不小的開支,,有的人就前方百計逃納稅,這其中包括段老的親戚,。親戚想讓段老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”,,盡量少收或者干脆不收。誰知部隊出身的段老非但不“放水”,,還嚴厲批評道:“我們這是為民收稅,,這個錢是要用來給孩子們蓋學校、給大家伙修公路的,,給咱們國家搞國防建設的,。按照規(guī)定,該收的稅一分都不能少,,親戚更要帶頭繳稅,。”經(jīng)過反復勸說,親戚最終心服口服地把稅繳了,。
段義前結合自己的人生軌跡,從入伍到轉(zhuǎn)業(yè)再到分稅制改革直至即將退休,,每個階段的事例隨口道來,,每個看似平凡的事例無不體現(xiàn)著一個共產(chǎn)黨人敢于擔當,勇于奉獻的精神,??吹浆F(xiàn)場許多年輕的面孔,段義前激動的說道:由我介紹入黨的同志人數(shù)加起來有一個排,,我對每一個要求入黨的年輕同志都叮囑過一句話,入黨就要相信黨,,堅定不移跟黨走。時刻不能忘記黨員身份,,不能忘記黨的紀律,,不能忘記黨的宗旨。